发布日期:2025-08-07 14:38 点击次数:113
我国的卒中发病率仍在持续上升,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在我国4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缺血性卒中约占所有卒中类型的86.8%。本指南就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评估及诊断、再灌注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其他治疗、常规支持治疗及并发症管理更新推荐意见。
1
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定义
图片
2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急诊评估及诊断
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管理流程:
图片
怀疑缺血性卒中患者入急诊后的头颅影像学检查流程 :
图片
急诊辅助检查流程:
图片
【推荐意见】
图片
3
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
3.1 静脉溶栓治疗
发病4.5 h内AIS患者静脉溶栓部分管理流程:
图片
发病4.5~9 h的AIS或醒后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部分管理流程:
图片
静脉溶栓的监护及处理:
图片
【推荐意见】
图片
3.2 发病6 h内患者——桥接/血管内治疗
AIS血管内治疗救治流程:
图片
【推荐意见】
图片
3.3 发病6~24 h内患者——血管内治疗
【推荐意见】
图片
4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AIS患者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流程:
图片
4.1 单药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推荐意见】
图片
4.2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推荐意见】
图片
4.3 三联抗血小板治疗
【推荐意见】不推荐三联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双嘧达莫)治疗非心源性AIS或TIA患者(Ⅲ,B)。5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其他治疗
【推荐意见】
图片
6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规支持治疗及并发症管理
6.1 一般支持治疗
【推荐意见】
图片
6.2 神经系统并发症管理
6.2.1 脑水肿及占位征象
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的处理流程:
图片
【推荐意见】
图片
6.2.2 出血转化
AIS出血转化处理流程:
图片
【推荐意见】
图片
6.2.3 卒中后癫痫
卒中发病后24 h内首次癫痫发作处理流程:
图片
【推荐意见】
图片
7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早期评估和诊断
隐源性卒中诊断流程:
图片
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诊断流程:
图片
【推荐意见】
图片
7.2 危险因素评估及危险分层
【推荐意见】
图片
8
针对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干预
8.1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
8.1.1 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
【推荐意见】
图片
8.1.2 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推荐意见】图片
8.1.3 其他颅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推荐意见】
图片
8.2 心源性栓塞
8.2.1 心房颤动
【推荐意见】
图片
8.2.2 心房扑动
【推荐意见】合并心房扑动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可采用心房颤动的抗凝方案(ⅠC,新增)。8.2.3 瓣膜病变
心脏瓣膜病变的治疗策略:
图片
【推荐意见】
图片
8.2.4 心肌病变和左心室血栓
【推荐意见】
图片
8.2.5 卵圆孔未闭
【推荐意见】
图片
8.2.6 先天性心脏病
【推荐意见】对于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和卒中或TIA的患者,华法林抗凝是合理的(Ⅱa,C,新增)。全腔-肺动脉连接术的患者合并缺血性卒中或TIA,使用华法林预防卒中复发是合理的(Ⅰ,C,新增)。8.2.7 心脏肿瘤
【推荐意见】在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中,如果发现位于左心系统的心脏肿瘤,手术切除肿瘤有助于降低卒中复发的风险(Ⅱa,C,新增)。8.2.8 抗凝治疗联合抗血小板治疗
【推荐意见】
在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中,小剂量新型口服抗凝药联合抗血小板药物对降低卒中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明确(Ⅱb,C,新增)。8.3 小动脉闭塞型卒中
【推荐意见】
图片
8.4 其他病因导致的缺血性卒中
【推荐意见】
图片
8.5 隐源性卒中【推荐意见】
推荐阿司匹林作为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患者的二级预防,不推荐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Ⅲ,B,新增)。9
危险因素管理及长期干预
9.1 血压管理
AIS患者发病72 h内血压管理流程:
图片
【推荐意见】
图片
9.2 脂代谢异常管理
降脂药物治疗剂量对照表:
图片
AIS患者降脂管理流程:
图片
【推荐意见】
图片
9.3 糖代谢异常管理
AIS患者血糖管理流程:
图片
【推荐意见】
图片
9.4 其他危险因素管理
【推荐意见】
图片
参考文献:
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第2版)(节选)——第4章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推荐意见[J].中国卒中杂志,2023,18(0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